第四章 恐慌研究
六百萬的聽眾中,有一百萬人恐懼不安
火星人入侵時的社會背景:
- 1. 美國收音機擁有率非常高
- 2. 收音機加速報導訊息得最新消息的特性,使民眾特別信賴它。
- 3. 希特勒血腥主義,世界大戰及30年代美國經濟恐慌,國人餘悸猶存。
堪垂爾1940年出版《火星人進攻記》
研究目的有三
- 1. 恐慌程度有多大?(有多少人驚慌失措)
六百萬聽眾中有百萬餘人受到驚嚇
- 2. 何以此廣播劇令人恐慌,別的科幻節目則否?
- 1. 廣播劇描寫逼真、情節細膩、音效佳
- 2. 收音機在當時新眾的心目中可信度極高
- 3. 廣播劇中運用了「專家」的呼籲:天文學家、教授….
- 4. 劇中場景多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是民眾熟悉的場景,增加了逼真的臨場感
- 5. 遲開收音機或轉台太遲
- 6. 人們對戰爭及經濟大恐慌的恐懼餘悸猶存
- 3. 為何有些人會恐慌?另一些人則不會?
堪垂爾將聽眾分為四種:
- 1. 從廣播本身求證的人,大部分的人認為該劇與一般虛構故事一樣,不會驚嚇。
- 2. 向其他新聞來源求證的人,例如有人查證報紙。
- 3. 先求證、但事後又信以為真。
- 4. 根本不求證的人。
研究顯示,求證成功的人能保持冷靜,求證失敗的人則陷入恐懼。
主要原因在個人的人格差異,有人易受煽動有人較具批判性,二者的分界在教育程度。
另外,宗教信仰、求證親友的可信度及情境因素,也事影響恐慌與否的因素。
堪垂爾研究的意義:
- 1. 第一個針對大眾媒介所引起的恐慌行為所作的研究
- 2. 堪垂爾發現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個人差異說
- 3. 發現不同社會類群的人反應不同,如宗教、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判斷能力及參考架構也不同,與狄佛勒等人提出的「社會範疇說」不謀而合
- 4. 發現社會關係也是重要的決定因素,如親友、鄰居的看法會影響他們的判斷,又與狄佛勒的「社會關係說」相互吻合。
廣播威力之大,已經證實了媒介大效果說,然而也有數百萬的美國人不受影響,能充分求證,似乎也暗示了媒介效果有限論的論調。
What People Also Ask
哈囉學弟學妹們好呀!我知道你們很多是期中期末什麼的來看我筆記的,祝你學業一切順利啦!不過既然你已經來了我就來工商一下本人的Youtube頻道What People Also Ask好了XD:
基本上就是把Google上面有一個People Also Ask專區(一個告訴你別人也搜尋了什麼以及提供答案的區塊。)一些有趣的問題跟Google 自動從其他網站擷取的答案做一個分享。歡迎店訂閱本youtube頻道,都會有中文字幕喔!一起學習冷僻冷知識吧!例如下面這一個影片整理出有關使用與滿足理論的一些冷知識: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