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1880年代,全球報紙面臨了新局面...

l  報業市場成長迅速,閱報人口大增,相關技術發展,同時需大筆資金

l  報紙所面對的是一群全新的讀者,編輯與記者勢必要採取新的報導方式加以因應

 

西方的報業

l  歐洲與北美洲的報業是朝著菁英報紙(elite papers)與大眾報紙(popular papers)兩方向發展

l  此兩種型態報紙均為私人所有,獨立於政府控制之外

  菁英報紙   

l  西方國家之菁英報紙完全獨立於政府控制,財務狀況亦相當穩定

l  於國內/國外之角色: 隨著民意愈受重視,報紙做為意見領袖與為民喉舌之地位日益重要

大眾報紙

l  1920世紀銷路最好的報紙

l  以普羅大眾為訴求對象:勞工階層與晚近才受教育之民眾

l  段落短,標題大,寓教於樂之內容

l  即使定價一分錢仍薄利多銷

l  大眾新聞學

英國第一家主要靠廣告收入維持之報紙:”每日郵報

 

美國的報紙

l  1833:紐約太陽報

l  內容上:犯罪新聞,人情趣味,名人內幕,體育報導等代替政治辯論與商業新聞

l  報業史最出色一頁還是由大眾報紙所開創

 

普立茲與赫斯特

l  普立茲對於其誓言的身體力行:

l  掌管《世界報》十年內發行量從2萬暴增為40萬份

l  強大競爭對手:赫斯特

l  醜聞,犯罪新聞,輕鬆小品及其他會令讀者瞪大眼睛的內容來填充版面

漫畫專欄爭奪戰: yellow journalism

 

東方的共產主義報業

l  所有的共黨領導人均深知報紙在其推動革命與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性

l  東歐及亞洲共產國家的報紙因此在新聞史上獨樹一幟

l  1917年後蘇聯,1945年後東歐,1949年後中國,新政治結構建立帶來新的報業制度

l  報紙不再是私人所有,而是共產黨,政府和社會中某一族群:勞工,青年或軍隊之需要與利益的官方代言人

l  這些報紙扮演的功能與西歐報紙完全不同

l  馬克思主義社會中,誠如列寧所言:報紙不僅是集體宣傳者和煽動者,也是一集體組織者

l  報紙不但要幫助民眾認識與思考,還要指導其行動

l  報導新聞並非首要功能

l  職責在於解釋新聞,依照黨的目標選擇新聞,並扮演起教育與指導人民的角色

l  蘇聯真理報

l  共產主義報業系統中仍有部分大眾報紙生存下來,只是與西方大眾報紙仍有些不同

l  毫無異議,一心一德內容統一化造成一言堂現象

 

日本報業

l  在亞洲,日本報紙發行量僅次於蘇聯

l  若以每位國民分配到的報紙份數計算,世界第一

l  朝日新聞

l  讀賣新聞:一直在世界最大發行量上下徘徊

l  令人驚訝的是,日本大報均為菁英報紙

新聞通訊社                          

l  將各國之新聞機構與單位串聯在一起的最重要組織

l  沒有任何一家報館或通訊社能完全靠本身力量採訪新聞

l  19世紀時歐美部分關注世局發展的報紙已有專員負責閱讀外國報刊,並挑選讀者會有興趣之新聞加以轉載..

l  即便如此,各報漏新聞情形仍相當普遍,便開始尋求新方法

l  路透(Reuter)是以供應英國報紙商業及金融資訊為主要服務項目

l  由於英國擁有最多殖民地,加上路透本人努力經營,路透社逐漸取得領導地

 

l  美國都會地區報紙也發現自己在報導外國與遠地新聞方面須些協助

l  促使紐約地區六家報紙共同創立一採集新聞之合作組織紐約新聞聯合社”,後更名為美聯社

l  與路透社簽訂合約,互供新聞

l  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界通訊服務市場的通訊社剩下四個: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合眾國際社

l  許多國家大型報紙均向一家以上的國際通訊社訂購電訊稿件,以獲得更豐富報導與更多元觀點

l  二次大戰後,中國跟隨蘇聯(塔斯社)腳步成立新華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ogle狂阿桀 的頭像
    Google狂阿桀

    別人Google了什麼?

    Google狂阿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